地基基礎檢測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
點擊量:發布時間:2019-02-25 09:55
1、地基基礎檢測的要求分析
1.1、天然地基檢測
在實際工作中對天然地基的檢測工作,通常是比較簡單的,如果在工作中的場地地基條件比較簡單,并且在實際的勘察報告中對于相關的持力層中巖土各項指標數據都有詳細的描述的情況下,在對其進行相關的地基驗槽時,需要將基底土層的實際狀況以及勘察報告中的數據與通過天然地基進行靜載荷試驗的數據進行對比。如果相關的地基條件比較復雜,那么在進行實際的地基驗槽前就需要特別的注意,進行天然地基檢測時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現意外狀況。
1.2、人工挖樁基礎地基檢測
在人工挖樁基礎地基的實際檢測工作中,在基巖以及其上面的覆土層存在明顯區別的情況下,對相關的持力層檢測是比較容易的,關鍵是對于遇到的比較復雜的巖層時,對于樁端持力層的確定會存在難度。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在基巖中存在軟弱的夾層,就要注意在檢測工作中重點對檢測樁端持力層位置的確定。在沉積巖中一般都是泥巖以及砂巖共同出現的,基本很少見非常純粹的單獨出現的情況,而對于泥巖遇水就會發生軟化,這對建筑物的質量穩定性是非常不利的,將直接威脅到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說在以后的實際檢測工作中,要注意根據最不利的情況進行處置工作。對于實際工作中含有泥巖軟弱夾層的情況,在具體的檢測工作中,要注意將超前鉆探孔穿過泥巖層并且進入持力層至少三米處或三倍樁徑以上,以此這樣,其進行的檢測工作才會更為保險。
1.3、復合地基的檢測
在實際工作中針對部分土體增強或置換形成增強體要采用一定技術手段。在工作中復合地基就是由相關的加固增強體以及土共同承擔建筑物荷載的地基。對經地基處理后的復合地基的檢測,根據不同的處理方法,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在工作中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是:對采用換填法以及強夯法進行處理的復合地基,常采用動力觸探試驗進行檢驗和靜載荷試驗;對采用深層攪拌樁、碎石樁、砂樁或CFG樁等方法處理的復合地基,應采用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其承載力。在實際工作中一旦檢測后效果不能達到相關要求,就需重新進行處理,直到達到要求為止。對于復合地基載荷試驗來說,其關鍵是承載板形狀以及面積的選擇,除正方形布置的復合地基增強體以外都常用圓形承壓板,板的面積等于最小處理單元的面積。
2、地基基礎檢測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2.1、質量基礎檢測單位內部管理不善,檢測人員素質不高
當前,由于建筑工作檢測機構內部管理制度還未完全規范化,缺乏約束力,在進行檢測活動時候,往往造成人員不到位、資料管理不善,檢測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對人員的管理也是疏忽,沒有嚴格培訓和挑選高素質檢測人員,甚至會出現讓不具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進行檢測的現象,對檢測工作規范執行大打折扣,導致檢測的結果缺乏嚴密性和科學性。
2.2、地基基礎檢測過程存在漏洞
每個檢測單位在進行地基基礎檢測的時候,往往只重視檢測的結果,但是忽視了對地基基礎過程的管理和控制。由于對過程的不重視,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最終收集的數據科學性降低,從而影響對施工質量的科學準確判斷,而且在檢測過程中過于松散,對最終產生的質量問題容易造成責任不清的情況,形成矛盾和糾紛,影響到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
2.3、地基基礎檢測工作存在安個隱患
由于地基基礎檢測工作的系列管理制度還不完善,在進行操作過程中往往是和建筑施工交叉進行檢測。人員在進行作業的時候自身安全有隱患,工作環境差而且在對地基基礎進行檢測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施工階段需要采用各種不相同的方法,每個階段復雜程度不相同,只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4、檢測結果不全面,報告缺乏嚴謹度
由于某此公司在進行檢測的時候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具體方案,導致收集數據過于分散,資料不全面。同時為了能夠提高項目進展力度,操作時減少了很多必要的程序,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導致數據之間缺乏聯系,檢測結果難以保證其準確性,存在很大的誤差。而且當前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雖然檢測結果出來了,但是由于檢測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導致報告不嚴謹,檢測報告中很多單位,術語不統一,甚至存在表述不清的情況。
3、改進地基基礎檢測工作的措施
3.1、加強檢測單位動態管理,強化人員培訓
政府中的質量監督部門要高度重視地基基礎檢測工作,加強對檢測機構的管理,建立全面規范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形成系統的管理體系,根據不同檢測機構的類型規定相應的檢測內容和具體方法,對檢測過程要有規范的程序約束,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同時要加強監督力度,采取不定期檢查,對檢測機構的實際操作能力做評估。在規范整體檢測單位活動的基礎上,要提高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各檢測單位要經常性的對每個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的專題教育,提高他們對檢測工作的重視性,而且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灌輸新的技術性專業知識,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階段性對每位檢測人員進行嚴格的績效技能考核。
3.2、加大基地基礎檢測活動的安全防護力度
由于基地檢測活動與建筑施工同時進行的特點,會給整個檢測工作帶來很多不可測的危險因素,嚴重影響基地基礎檢測的安全性,妨礙了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建立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尤為重要。首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完善與落實安全管理體制,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和每個人,有效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安全隱患。其次,要對每個實際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增強每個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防范的技能,面對臨時產生的事故能夠有足夠的應變能力,控制事態的嚴重性。最后,在進行地基基礎檢測的時候,提前對整個作業環境進行嚴格的檢驗和審查,并且實時監督每個檢測過程,重點關注操作人員的行為是否規范,周圍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
3.3、完善地基檢測的技術操作
根據我國現有的技術規范系統把握每種檢測方法的使用范圍和具體操作要求,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方法對每個檢測過程進行作業。當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根據現有資訊,及時更新技術規范體系,并且組織技術交流活動,借鑒新的經驗,提高工作的綜合質量。
總而言之,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對于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對建筑物的施工過程進行系統的地基基礎檢測工作。地基檢測不僅能夠保證施工的順利完成,還能夠為建筑物的最終成果提供質量的保證。要想做好地基基礎檢測工作,對檢測單位以及檢測人員都必須有規范的要求,以此有效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最終保障工程質量。